在农场实践的生活过的充实而又忙碌,实践团队的成员在不断完成各自实践任务的同时,也在不断被来自这片热土的北大荒精神洗礼着,红卫农场虽不是58年第一批建立的国营农场,但也经历了50年的变迁和发展,当年有很多知青,在这里安家落户,为农场的建立和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,通过走访和打探,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扎根于垦区42年的老知青--徐刚老师。
老师用自己一生的奉献,完美的诠释了北大荒精神。艰苦奋斗无数载,无私奉献此为家,老人用幽默的话语,为我们诠释了奉献的真谛。当年的一个机缘巧合,老人为响应毛主席号召,来到这里,一干就是40余载,今年他就要正式退休了。从给人烧开水,送报纸,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老师,最后成为了农场的技术骨干,经常去乡下为农户讲解现代化农业知识,他虽然在不断的转换着身份,但不变的是对这片热土的请。
红卫农场今年成立五十周年,老师见证了红卫农场的发展。老师说当年他刚来到这里,一片荒草,到今天高楼林立,是农场两代人努力的成果。老师也非常关心的是北大荒发展,希望未来的发展中,能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,避免过度开垦,要控制农药的使用,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农业发展是千年大计,我们有幸出现在这个历史时代,也要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着想。老师的话语中时刻显露着大局意识。如今徐老师已经与农场已经融为一体,徐老师一生的梦想就是就是在这里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因为这里就是他的家,这里有他一生的回忆。
徐老师接受采访中
老人的日常工作照片
徐老师讲解红卫农场发展中有历史意义的照片
徐老师与同学拍照留念
徐老师与全组同学合影
通过这次探访老知青,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很多北大荒发展过程中的艰辛故事,非常立体的接受了北大荒精神的洗礼,增强了我们对北大荒精神的认知感。“艰苦奋斗、勇于开拓、顾全大局、无私奉献”的北大荒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,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精神支柱。正是徐老师等老一辈垦荒人,在北大荒这片神奇的沃土上,面朝黄土背朝天,抛头颅洒热血的辛勤开垦,建设红卫农场如今的幸福家园,才有了红卫农场50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,要铭记,要弘扬,要发展北大荒精神。
(红卫农场实践团 供稿)